要说国庆档口碑与票房齐飞的大片,不得不提这部最近大热的《湄公河行动》。
真实事件改编背景,利落的动作,紧张的情节,看完后,小C君已变身张涵予、彭于晏的迷妹!
但真正震撼到小C君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其中一些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孩。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金三角“毒王”糯卡的那些“娃娃兵”?
他们吸毒。毒王糯卡用这阴险却“聪明”的手段将这些孩子的一生与毒品捆在一起,不断地与毒品打交道,制毒,贩毒,卖毒,然后某一天死于非命。
他们玩命。有个情节是这些孩子聚众“赌博”:拿着转轮手枪朝着自己的脑袋开枪。开一枪,没有子弹,众人嘘声一片,只觉扫兴;再开一枪死了人,竟气氛热烈,集体狂欢!
他们杀人。他们前一秒是看似无辜的路人,下一秒就敢从布袋里拿枪干掉警察。上一秒是拿着玩足球的少年,下一秒就敢当人肉炸弹轰炸联合行动指挥所!
而他们,在年龄上,不过是个孩子。
孩子,他们有可能在父母怀里天真无邪地撒娇,有可能在干净明媚的教室里安心读书,有可能在操场上奔跑,有可能玩着手机电脑……
但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是影片中这种可能。而在那片土地上,这种可能就是他们生下来唯一的选择。
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那些虐虫、虐鸟、虐猫、虐狗的“熊孩子”就是这样。
其实,人性之初是无善恶之分的。
就像婴儿生下来,饿了就要吃,累了就要睡,他们只有生理天性。教育学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三观、判断、逻辑的养成依赖于后天的教育: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罪恶,什么是生命,什么该被珍视,什么该被唾弃,什么时候该自律……
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的这些观念和意识,要靠家庭,学校或社会的约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89年通过l了《儿童权利公约》
联合国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公约》第三十三条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包括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不至非法使用有关国际条约中界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并防止利用儿童从事非法生产和贩运此类药物。
而在金三角的“三不管”地带,不参与毒品交易,儿童连生存下来都显得艰难。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三十八条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确保未满15岁的人不直接参加敌对行动;缔约国应避免招募任何未满15岁的人加入武装部队。
但按联合国提供的数字,目前全球武装冲突中被招募和使用的儿童兵多达25万人。
贫穷、疾病、毒品、战争……这些远在世界各个人权“死角”的孩子们,他们被迫甚至无意识地被卷入了最残酷的人类活动中,没有选择。他们本是手无寸铁的被保护对象,却习惯了杀人放火,烧杀抢掠,变成了麻木不仁、穷凶极恶的亡命徒。
丰满的理想,有时会被骨感的现实以一百种姿势虐成渣渣。
无非就是想让我们知道: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现实安稳外,有的是我们看不见的炮火连天。
世界很好,但没想象中那么好……
保障儿童的基本权益,能做的还有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