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被忽略的价值:企业社会责任与障碍者就业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国际劳工组织、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共同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被调研企业逐渐认识到,雇佣障碍者不是慈善,而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长期盈利的举措。该报告也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份关于企业雇佣障碍者就业态度的调研报告。
“很多企业认为雇佣障碍者就业是慈善,这是一种误解,雇用障碍者是中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中残联教就部副主任解宏德介绍,中残联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新增32.9万障碍者就业,其中,集中就业障碍者10 .2万,按比例安排障碍者就业8万;截至目前,全国城镇实际在业人数444.8万;1770 .3万农村障碍者实现稳定就业。
中企联副理事长刘鹏表示,雇佣障碍者是企业与社会双赢选择。国际劳工组织对10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开展的试点研究发现,障碍者被排除在劳动力市场之外造成的损失估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
较早前,CSR环球网也制作了特别专题报道《残障人士可否当自强?》,详细介绍了“支持性就业”目前在国内的情况,例如:广州慧灵创办的社会企业“麦子烘焙”面包坊,以及通过“渔人”计划聘用智障人士的大家乐餐饮集团的分享,还包括台湾启智技艺训练中心的职业重建部主任蔡幸媚分享的“台式”实践。请点击阅读专题:http://www.csrworld.cn/article-620-1.html